阅读
最近重读了三体英文版,经济学人也选读了一些。另一本科幻书籍《We are Bob》 也看了20%。
技术相关的书籍看的比较少,之前看的一点scheme又忘记的差不多了,编程这东西还是要拳不离手,读两本书不管啥用。
花了不少时间在手机游戏和电视剧上面。对一些个老掉牙的游戏投入大量精力,美其名曰专情和有恒心,无非是为逃避有难度的思考而找借口罢了。
对样样事情都有“恒心”,恰恰显示出对真正重要的事情没有“恒心”。对一个小游戏谈自己有恒心,真是一个笑话。
写作
最近一个月时间真是写的非常少,就连今天这样流水账式的反思文章,都基本没写。更别说有深度的技术或知识总结了。一直在逃避真正有效的思考。
用写作来推动阅读,来推动知识挖掘的过程,是有效率的学习方式。
有时候,读了基本英文原版书,学了几个新单词,就沾沾自喜,其实在读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多少思考联想,知识能力增加很有限,其实是低效的阅读。
锻炼大脑其实就像锻炼肌肉,必须坚持去做有一定挑战的事情,才能让自己更强,浅尝辄止最不可取。
用读去逃避更难的写,用游戏替代更难的编程,都与提升大脑能力的目的相违背。
以写促读
结合近期现状,很有必要启动一个以写促读的计划,这个计划兼顾工作和业余爱好两个方面。
工作上,以写代码促进读代码,保证自己有一定核心代码的产出,并且严格要求这些代码的质量,以此来促进优秀代码的阅读。
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之余,研究一些比较有“前途”的领域,比如AI,“游戏”,“电商”等等,在线服务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进行部署实战。
要严格给自己留出时间,用习惯的力量推动计划的执行,结合现状,可以把这个时间定在中午和下班后的一个小时。工作时间专注工作内容。
业余爱好上,我对经济政治和基础科学,其实都有一定兴趣。要诊视这些兴趣,不要泛泛而读,浅尝辄止。要心存敬畏,以写促读,深入挖掘。
比如科幻阅读与写作,要以写作者的心态去阅读体会文章,努力发觉作者构思,手法上的亮点。
力求在一个方向上有所突破,达到可以发表文章的程度,能卖出自己的作品(未必是严肃的学术文章,也可以是科普性质的浅显文章),才算学有所获。